褪黑素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防治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陈敏
郭仁寿
陈重义
张龙江
许家琪
余立平
机构
[1] 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武汉
关键词
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褪黑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63 [病理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ARⅠ) 的机制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褪黑素( MEL) 对ARⅠ的保护作用。 方法:用动脉夹夹闭大鼠双侧肾蒂45 min 再灌注24h 的手术方法制成AR Ⅰ动物模型,将动物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手术组、维生素C 预防组、MEL 不同剂量预防组,动态检测血尿素氮(BUN) 、肌酐(Cr)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 、丙二醛( MDA) 、肾组织光镜、电镜形态学观察及DNA 电泳分析。结果:手术组BUN、Cr 升高、SOD、GSH Px 下降,MDA 上升,形态学显示肾小管细胞发生凋亡。MEL 预防用药能不同程度地逆转上述改变,防止凋亡的发生,效应呈剂量依赖性,且较已知的抗氧化剂作用更明显。 结论:氧自由基(OFR) 是ARⅠ的主要机制之一,ARⅠ确实存在着细胞凋亡的病理改变。MEL 预防用药能减轻ARⅠ,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效应呈剂量依赖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0+99 +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缺血性肾损伤中程序化细胞死亡形态及分子特征 [J].
廖洪军,陈香美,崔世维,叶一舟,侯晓军,董柯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1994, (04) :262-264+344-345
[2]   血和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Ⅰ.DTNB直接法 [J].
夏奕明 ;
朱莲珍 .
卫生研究, 1987, (04) :29-33
[3]  
程序性细胞死亡与疾病[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成军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