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鄂尔多斯盆地陕141井区上古生界气藏储层特征
被引:10
作者
:
郑承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庆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郑承光
范正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庆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范正平
侯云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庆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侯云东
贾亚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庆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贾亚妮
机构
:
[1]
长庆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
天然气工业
|
1998年
/ 05期
关键词
: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陕141井区,气藏形成,生储盖组合,岩性油气藏,地质评价;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
0709 ;
081803 ;
摘要
:
长庆气田陕141井区属于鄂尔多斯盆地靖边三角洲的一部分,上古生界天然气藏的储集体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及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砂坝相沉积。储集空间主要是充填剩余粒间孔和次生溶蚀孔(包括溶蚀粒间孔、溶蚀粒内孔、铸模孔等)及微裂缝。不同岩石类型的储层具有不同的储集空间组合:岩屑砂岩的储集空间由次生溶蚀孔、晶间孔及微裂缝组成;石英砂岩则由充填剩余粒间孔、粒间溶蚀孔及高岭石晶间孔组成。储层孔喉半径偏小,孔喉结构复杂;孔隙度一般为4%~8%,渗透率一般为0.1×10-3~1×10-3μm2,属于低孔低渗储层。研究认为,该区气藏类型为岩性圈闭气藏。盖层与储层的组合方式、盖层的封闭能力及盖层的分布面积是控制气藏形成的关键。气藏的分布受网状河道砂岩体的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8+4
页数:5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