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能力对FDI技术溢出的调节效应研究——来自广东省制造业企业层面的证据

被引:5
作者
杨亚平 [1 ,2 ]
温勉 [1 ]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2] 上海财经大学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吸收能力; 调节效应; 技术溢出; 本土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D O I
10.14007/j.cnki.cjpl.2012.04.008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1 ; 020204 ; 020205 ; 0202 ;
摘要
本文基于2001-2007年广东省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Levinsohn-Petrin半参数方法估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考察了吸收能力对本土企业TFP的影响以及吸收能力对外商直接投资(FDI)溢出效应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发现:本土企业的吸收能力对生产率提升有显著正向作用;吸收能力通过后向关联渠道对溢出效应起正向调节作用,而在水平方向和前向关联渠道上,调节效应呈现负向影响。研究结果还发现,吸收能力的这种作用对私营企业尤其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本土供应商创新绩效——基于珠三角制造业企业的实证分析 [J].
杨亚平 .
经济经纬, 2012, (02) :90-94
[2]   后向关联、技术溢出与本土供应商生产率提升——基于制造业企业大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杨亚平 ;
干春晖 .
经济管理, 2011, 33 (09) :8-16
[4]   外商直接投资的后向链接溢出效应研究 [J].
许和连 ;
魏颖绮 ;
赖明勇 ;
王晨刚 .
管理世界, 2007, (04) :24-31+39
[5]   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 [J].
张海洋 .
经济研究, 2005, (05) :107-117
[6]   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 [J].
温忠麟 ;
侯杰泰 ;
张雷 .
心理学报, 2005, (02) :268-274
[7]   外商直接投资、外溢效应与内生经济增长 [J].
王志鹏 ;
李子奈 .
世界经济文汇, 2004, (03) :23-33
[8]  
Absorptive Capacity: 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J] . Shaker A. Zahra,Gerard George.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 2002 (2)
[9]   Do domestic firms benefit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Venezuela [J].
Aitken, BJ ;
Harrison, AE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9, 89 (03) :605-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