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化学研究老挝万象钾镁盐矿床形成的机制

被引:12
作者
程怀德 [1 ,2 ]
马海州 [1 ]
山发寿 [1 ]
高东林 [1 ]
李善平 [1 ]
王明祥 [1 ]
唐启亮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盐湖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钾盐矿床; 相化学; 成钾卤水; 古海水; 掺杂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9.211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老挝万象钾镁盐矿床是一个典型的海相碎屑盐缺硫酸盐型钾盐矿床,该矿床形成于古近纪,是古海水蒸发浓缩沉积形成。老挝万象钾镁盐矿床中缺乏硫酸盐和碳酸盐沉积物,因此深入研究该矿床的形成机制很重要。本文研究探讨了该矿床形成时的古海水特点,根据相化学,分析成钾原始卤水的物理化学特性,从矿体形成的化学基础来研究老挝钾镁盐矿床形成的机制。结果表明:显生宙以来海水组分发生变化,经海相非骨骼灰岩和钾盐蒸发岩矿物学研究,发现这两种沉积岩长期以来连续变化,在"文石海"是MgSO4型蒸发盐,在"方解石海"是KCl型蒸发盐,从白垩纪晚期、第三纪早期的底部石盐溴含量及矿物学特征表明,此时处于"方解石海",古海水组分的特点是造成缺硫酸盐型钾盐矿床形成的物化基础;通过NaCl-KCl-MgCl2-H2O和NaCl-KCl-MgCl2-CaCl2-H2O两个体系相图的分析认为,当时所形成的成钾原始体系母液是高镁、低钾氯化物型的卤水,在母液蒸发过程中,由于原始海侵母液与残余高镁母液的掺杂作用,致使结晶路线直接从氯化钠区到E点母液或光卤石与氯化钠共饱线上,而没有通过氯化钠和氯化钾的共饱线,因而在矿体中氯化钾相很少或几乎不存在,由于外界CaCl2型水体的掺杂,使成钾母液进入光卤石相区,随着蒸发的进行,最终形成溢晶石矿物。
引用
收藏
页码:194 / 20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老挝万象平原钾盐矿床 [J].
朱延浙 .
地质与资源, 2008, (01) :45-49
[2]   老挝万象地区基础地质调研的主要进展 [J].
严城民 ;
朱延浙 ;
吴军 ;
冯明刚 .
地球学报, 2006, (01) :81-84
[3]   试论钾盐矿床的成矿条件 [J].
魏东岩 .
化工矿产地质, 1999, (01) :1-6+14
[4]   内蒙古盐湖与台湾湖泊沉积物之古气候记录 [J].
罗建育 ;
陈镇东 ;
陈延成 .
化工矿产地质, 1997, (02) :2-9
[5]   兰坪-思茅盆地与泰国呵叻盆地含钾卤水同源性研究──兼论该区找钾有利层位和地区 [J].
曲懿华 .
化工矿产地质, 1997, (02) :10-13+27
[6]   西伯利亚涅帕钾盐矿床地质、发现经过及其对我国找钾工作的启示 [J].
刘群 .
地球学报, 1995, (01) :45-54
[7]   云南勐野井钾盐矿床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成因探讨 [J].
许效松 ;
吴嘉陵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3, (01) :17-36+117
[8]   泰国呵叻高原钾盐矿床沉积特征及成因探讨 [J].
曲懿华 .
化工地质, 1980, (01) :13-22
[9]  
老挝万象钾盐地质[M]. 云南科技出版社 , 郭远生[等]著, 2005
[10]  
兰坪-思茅盆地钾盐成矿规律及预测[M]. 地质出版社 , 曲一华等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