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的数值模拟和现代中国大陆形变
被引:29
作者
:
傅容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中国合肥
傅容珊
黄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中国合肥
黄建华
徐耀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中国合肥
徐耀民
李力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中国合肥
李力刚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常筱华
机构
: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中国合肥
[2]
第三世界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科学和天文学高级研究中心中国合肥
[3]
中国科学技术
来源
:
地震学报
|
2000年
/ 01期
基金
: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
中国大陆;
水平形变;
GPS观测;
岩石层;
数值模拟;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542.4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将大陆岩石层视为由幂指数律控制的一薄层, 它上伏在粘滞性较低的软流层之上蠕变流动, 其运动限制在与东亚大陆构造形态较相似的梯形边界模型框架之中. 设印度板块以一恒定的速度向北推进, 其被视为青藏高原挤压隆升的主要动力.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的挤压隆升和中国大陆形变的演化过程. 模拟结果表明, 计算得到的现代水平形变与现代空间大地测量技术(GPS)观测的水平形变格局较好吻合, 说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是构成中国大陆内部岩石层水平形变的主要驱动力. 模型计算还表明, 大陆水平形变受多种因素, 如岩石层的力学参数, 特别是边界条件的制约.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青藏高原挤压隆升过程的数值模拟
傅容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第三世界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科学和天文学高级研究中心
傅容珊
徐耀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第三世界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科学和天文学高级研究中心
徐耀民
黄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第三世界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科学和天文学高级研究中心
黄建华
李力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第三世界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科学和天文学高级研究中心
李力刚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03)
: 346
-
355
[2]
依据GPS数据建立中国大陆板内块体现时运动模型的初步研究附视频
周硕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周硕愚
张跃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张跃刚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国瑜
吴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吴云
秦小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秦小军
施顺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施顺英
王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王琪
游新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游新兆
乔学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乔学军
帅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帅平
邓干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邓干金
[J].
地震学报,
1998,
(04)
: 12
-
20
[3]
GPS跟踪站观测的初步结果所揭示的板内及板缘地壳水平运动
李延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
李延兴
胡新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
胡新康
赵承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
赵承坤
王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
王敏
郭良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
郭良迁
徐菊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
徐菊生
[J].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8,
(02)
: 31
-
37
[4]
板内块体现今刚性运动模型研究
张跃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张跃刚
周硕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周硕愚
[J].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8,
(01)
: 3
-
5
[5]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三阶段模式的动力学模拟[A]. 傅容珊,李力刚,黄建华,徐耀民,常筱华.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 1998
[6]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Indian monsoon .2 Molnar P,England P,Mantle dynamics. Review of Geophysics . 1993
←
1
→
共 6 条
[1]
青藏高原挤压隆升过程的数值模拟
傅容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第三世界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科学和天文学高级研究中心
傅容珊
徐耀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第三世界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科学和天文学高级研究中心
徐耀民
黄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第三世界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科学和天文学高级研究中心
黄建华
李力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第三世界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科学和天文学高级研究中心
李力刚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03)
: 346
-
355
[2]
依据GPS数据建立中国大陆板内块体现时运动模型的初步研究附视频
周硕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周硕愚
张跃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张跃刚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国瑜
吴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吴云
秦小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秦小军
施顺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施顺英
王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王琪
游新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游新兆
乔学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乔学军
帅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帅平
邓干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邓干金
[J].
地震学报,
1998,
(04)
: 12
-
20
[3]
GPS跟踪站观测的初步结果所揭示的板内及板缘地壳水平运动
李延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
李延兴
胡新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
胡新康
赵承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
赵承坤
王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
王敏
郭良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
郭良迁
徐菊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
徐菊生
[J].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8,
(02)
: 31
-
37
[4]
板内块体现今刚性运动模型研究
张跃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张跃刚
周硕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周硕愚
[J].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8,
(01)
: 3
-
5
[5]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三阶段模式的动力学模拟[A]. 傅容珊,李力刚,黄建华,徐耀民,常筱华.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 1998
[6]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Indian monsoon .2 Molnar P,England P,Mantle dynamics. Review of Geophysics . 199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