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城区的整体性保护——在“历史性城市景观”国际建议下的再思考

被引:35
作者
张松
机构
[1]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
关键词
历史城区; 文物古迹; 名城保护; 整体性保护; 景观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4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正>名城保护30年之际的反思自1982年国务院公布北京等24个城市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以来,我国名城保护制度已走过了30年历程,如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总数达到119个。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名城保护事业逐渐受到社会各界较为广泛的重视,国家及地方出台了相应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建筑保护法规。一些名城通过文物古迹和历史街区的保护,在改善人居环境、发展文化旅游和传承传统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大规模和高强度的旧城改造冲击下,相当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M].单霁翔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制度特征与现实挑战 [J].
张松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2, (09) :5-11
[3]   历史性城市景观——一条通向城市保护的新路径 [J].
张松 ;
镇雪锋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2 (03) :29-34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稿)及其意义 [J].
景峰 .
中国园林, 2008, (03) :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