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甘草酸苷下调大鼠肝星状细胞的靶基因
被引:1
作者:
王志凌
[1
]
成军
[1
]
刘妍
[2
]
张连峰
[3
]
戴久增
[2
]
李晓东
[2
]
魏红山
[1
]
机构:
[1] 北京地坛医院传染病研究所
[2] 解放军第医院感染病研究所基因研究中心
[3] 郑州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来源:
关键词:
甘草酸苷;
肝硬化;
克隆;
肝星状细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甘草酸苷处理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下调基因的cDNAs消减文库,从分子生物学角度阐明甘草酸苷治疗肝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未用甘草酸苷处理的HSC作为对照组,同时以甘草酸苷作用的相同细胞系作为实验组;24 h后制备细胞裂解液,提取mRNA并逆转录为cDNAs,经R sa I酶切后,将对照组cDNAs分成两组,分别与两种不同的接头衔接,再与实验组cDNAs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及两次抑制性多聚酶链反应(PCR),将产物与T/A载体连接,构建cDNAs消减文库,并转染大肠埃希菌进行文库扩增,随机挑选克隆PCR扩增后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甘草酸苷作用的HSC下调基因的cDNAs消减文库。文库扩增后得到15个阳性克隆,进行菌落PCR分析,均得到200~1 000 bp插入片段。挑取含有插入片段的10个克隆进行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4种已知基因序列,包括损伤特异性的DNA结合蛋白(Ddb1)、Toll/白细胞介素-1样受体3(TIL3)、鲨烯环氧酶、结合肌动蛋白的双锌指蛋白(abLIM)。结论应用SSH技术成功构建了甘草酸苷下调HSC基因的cDNAs消减文库。该文库的建立为进一步阐明甘草酸苷治疗肝硬化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83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