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底栖生物生态调研

被引:4
作者
胡颢琰 [1 ]
施建荣 [2 ]
刘志刚 [1 ]
唐静亮 [1 ]
黄备 [1 ]
宋继红 [1 ]
王婕妤 [1 ]
魏娜 [1 ]
机构
[1] 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
[2]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长江口; 底栖生物; 种类组成; 生物量; 栖息密度; 群落结构; Shannon-Weaver指数;
D O I
10.15985/j.cnki.1001-3865.2009.11.022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底栖生物的种类、生物量及栖息密度的分布和群落结构进行了叙述和讨论。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获底栖生物100种;主要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平均为9.55g/m2,生物量组成以棘皮类、多毛类占绝对优势,分别占50.3%、29.5%;栖息密度平均为71.8个/m2。底栖生物种类组成,按生态特征划分为白虾群落、织纹螺群落。分析各站位Shannon-Weaver指数的结果显示,调查海域表现出生物多样性低及分布不均匀等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7+106 +10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闽江口及邻近水域大型底栖生物生态研究 [J].
李荣冠,江锦祥,吴启泉,蔡尔西,徐惠洲,林双淡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7, (05) :116-123
[2]   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底栖动物生态特点 [J].
戴国梁 .
水产学报, 1991, (02) :104-116
[3]   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初步研究 (一)生物量 [J].
张志南 ;
图立红 ;
于子山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0, (01) :37-45
[4]   多样性指数的应用 [J].
李冠国 .
海洋科学, 1981, (02) :4-8
[5]  
中国北部海洋无脊椎动物[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杨德渐等 编著, 1996
[6]  
中国海洋生物种类与分布[M]. 海洋出版社 , 黄宗国 主编, 1994
[7]  
中国近海多毛环节动物[M]. 农业出版社 , 杨德渐,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