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村到城镇再到区域——谈费孝通的微型社会学研究方法及其反思

被引:10
作者
孙秋云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费孝通; 利奇; 微型社会学研究方法;
D O I
10.19898/j.cnki.42-1704/c.2010.02.002
中图分类号
C91-03 [社会学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本文从费孝通与利奇两位著名人类学家的争论入手,展示了费孝通教授对微型社会学研究方法——整体性的社区研究法的运用、认知过程及反思,认为费孝通教授的学术思想与利奇学术思想的分歧所体现的是不同国度、不同时代背景下人类学家对社会文化人类学学科认知和定位的差异。本文认为费孝通教授对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本土性应用、探索及其反省,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学科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文化的生与死.[M].费孝通;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  
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M].王铭铭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人类学定位.[M].(美)古塔(AkhilGupta);(美)弗格森(JamesFerguson)著;骆建建;袁同凯;郭立新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
[4]  
重归“魁阁”.[M].潘乃谷;王铭铭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  
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费孝通著;.华夏出版社.2004,
[6]  
江村经济.[M].费孝通著;.商务印书馆.2001,
[7]  
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M].[日]绫部恒雄 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社会文化室外 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