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49
作者
宋创业 [1 ,2 ]
刘高焕 [1 ]
刘庆生 [1 ]
曹铭昌 [1 ]
黄翀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植物群落; 环境因子; 双向指示种分析; 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8.0026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和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的方法,对典型河口滨海湿地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类型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34个样方可划分为7个群系,即刺槐群落(Form.Robinia pseucdoacacia)、荻群落(Form.Miscanthus saccharifleus)、翅碱蓬群落(Form.Suaeda heteroptera)、獐毛群落(Form.Aeluropus sinensis)、芦苇群落(Form.Phragmites communis)、柽柳群落(Form.Tamarixchinensis)和白茅群落(Form.Imperata cylindrica)。群落类型的划分主要反映了微地貌所决定的地下水埋深及土壤盐分含量的变化。在影响植物群落分布格局的因素中,环境因子解释的部分占45.2%,空间因子解释的部分占11.8%,空间因子和环境因子交互作用解释的部分占2.23%,空间因子和环境因子未能解释的部分占40.8%,这部分主要反映了群落自身互作及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042 / 20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时空复合变化图谱分析
    叶庆华
    刘高焕
    田国良
    叶景敏
    陈沈良
    黄翀
    刘庆生
    常军
    石亚男
    娄维国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5) : 461 - 474
  • [2] 黄河三角洲土地结构分析
    许学工
    [J]. 地理学报, 1997, (01) : 18 - 26
  • [3] 碱化草地景观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多样性和空间格局的关系
    高琼
    李建东
    郑慧莹
    [J]. 植物学报, 1996, (01) : 18 - 30
  • [4] 黄河三角洲盐生植被与土壤盐分的相关性研究
    吴志芬,赵善伦,张学雷
    不详
    [J]. 植物生态学报 , 1994, (02) : 184 - 193
  • [5] 废黄河三角洲的演变
    李元芳
    [J]. 地理研究, 1991, (04) : 29 - 39
  • [6] 生物数学[M]. 科学出版社 , 徐克学著, 1999
  • [7] 中国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吴征镒主编, 1980
  • [8] SPATIAL PATTERN AND ECOLOGICAL ANALYSIS
    LEGENDRE, P
    FORTIN, MJ
    [J]. VEGETATIO, 1989, 80 (02): : 107 - 138
  • [9] The search for generality in studiesof disturbance and ecosystem dynamics. White PS,Jentsch A. Progress in Biotechnology . 2001
  • [10] Drapeau P(1992)Partialling out the spatial component of ecological variation. Borcard D,Legendre P. Ecolog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