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制度群落稳定性研究

被引:19
作者
卫智军
杨静
杨尚明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2]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3] 内蒙古呼和浩特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放牧制度; 植物重要值; 群落多样性;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3.06.032
中图分类号
S812.6 [草原保护];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对比研究了不同放牧制度群落植物重要值和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划区轮牧和对照区重要值较高的植物为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碱韭和糙隐子草,自由放牧区1年生植物重要值较高;2002年Shannon-Wiener、Simpson和Pielou群落多样性指数自由放牧区偏高于轮牧区,但从3种指数的影响因子重要值的分布上看,轮牧区主要分布在建群种和优势种上,自由放牧区分布在建群种、伴生种和1年生植物上,可以认为轮牧条件下群落环境更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M].李文华;王如松主编;.气象出版社.2002,
[2]  
陆地生物群落调查观测与分析.[M].董鸣主编;.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
[3]   内蒙古高原针茅草原群落α多样性研究 [J].
白永飞 ;
许志信 ;
李德新 .
生物多样性, 2000, (04) :353-360
[4]   典型草原放牧后植物种的多样性分析 [J].
赵晓霞 ;
孙静萍 ;
张自学 .
中国草地, 2000, (02)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