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议登记与财产保全关系的处理模式及其选择

被引:14
作者
刘保玉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异议登记; 不动产登记; 财产保全; 物权法;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7.05.012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异议登记是物权法和不动产登记法上的重要制度,属于一种临时性的保全措施。其与诉讼法上的财产保全制度在功能上虽具有相似性,但两者在启动方式、启动原因、法律效果以及价值理念上均有差异,不应互相替代。在两者关系的处理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采用的并行模式相比德国的衔接模式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替代模式更具有效率,并能同时兼顾登记权利人和第三人的利益,践行了公平价值。在异议登记的法律效果上,宜采事后追索模式。异议登记与财产保全在实践中有产生竞存的可能,应该设置合理的规则加以解决。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物权程序的建构与效应.[M].常鹏翱;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不动产登记程序的制度建构.[M].李昊[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德国物权法.[M].(德)鲍尔(Baur);(德)施蒂尔纳(Sturner)著;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
[4]  
物权法.[M].(德)M.沃尔夫(ManfredWolf)著;吴越;李大雪译;.法律出版社.2004,
[5]  
物权法.[M].刘保玉 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  
中国房地产法研究.[M].蔡耀忠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
[7]  
物权变动论.[M].王轶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  
德国当代物权法.[M].孙宪忠著;.法律出版社.1997,
[9]   逻辑转换与制度创新——中国不动产登记瑕疵救济模式的体制性调整 [J].
王利民 ;
郭明龙 .
政法论丛, 2006, (05) :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