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计量的金融集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7
作者
豆晓利
机构
[1] 黄河科技学院商贸学院
关键词
金融集聚; 空间自相关; 溢出效应; 空间计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采用区位基尼系数和区位熵指数测度2001~2010年中国金融产业的集聚程度,并用Moran’sI指数和散点图检验金融集聚的空间自相关的存在。考虑空间自相关性,建立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经济规模、人力资本、政府作用、对外开放以及信息化水平等因素对金融集聚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的经济规模是金融集聚产生的基础,但需谨慎制定金融中心建设规划;丰裕的人力资源、有力的政府支持和先进的信息化水平是金融集聚形成的重要条件;目前的对外开放自由程度与金融集聚发展需要不相匹配。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J].
许海平 ;
王岳龙 .
金融研究, 2010, (10) :54-67
[2]   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 [J].
丁艺 ;
李靖霞 ;
李林 .
保险研究, 2010, (02) :20-30
[3]   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兼论金融中心建设 [J].
林江鹏 ;
黄永明 .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8, (06) :49-54
[4]   论产业集聚度的测度——区位基尼系数的应用 [J].
刘志坚 ;
侯春峰 .
现代商贸工业, 2008, (03) :7-9
[5]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度量与变动趋势分析 [J].
李敬 ;
冉光和 ;
孙晓铎 .
当代财经, 2008, (03) :34-40
[6]   金融集聚影响实体经济机制研究 [J].
刘军 ;
黄解宇 ;
曹利军 .
管理世界, 2007, (04) :152-153
[7]   县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空间计量经济实证分析 [J].
吴玉鸣 .
世界经济文汇, 2007, (02) :37-57
[8]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在省域研发与创新中的应用研究 [J].
吴玉鸣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5) :74-85+130
[9]   金融地域运动:研究视角的创新 [J].
张凤超 .
经济地理, 2003, (05) :587-592
[10]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综述 [J].
周立 .
经济学动态, 2003, (09) :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