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蛤仔壳体和湿重生长率及影响因素浅析

被引:2
作者
刘升发 [1 ]
范德江 [2 ]
颜文涛 [2 ]
于子山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中国海洋大学
关键词
双壳类; 菲律宾蛤仔; 壳体; 生长率;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选取3组不同年龄段菲律宾蛤仔进行了为期1 a的养殖观测试验,定期观测贝壳的宽度、高度、厚度和湿重,构建了菲律宾壳体生长曲线。研究发现,菲律宾蛤仔壳体生长率曲线在5月中旬和10月底出现峰值,即春季和秋季快速生长期;个体湿重生长率也出现春、秋快速生长期,其峰值长于或滞后于贝壳生长率的峰值;菲律宾蛤仔壳体和湿重的生长与环境温度、贝壳年龄、繁殖活动和饵料供应密切相关,春—夏季(水温17~22℃)为壳体在研究海域生长的最适宜季节。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菲律宾蛤仔稚贝摄食、呼吸和排泄率的研究附视频 [J].
肖国强 ;
张炯明 ;
柴雪良 ;
陆荣茂 ;
林志华 ;
方军 .
台湾海峡, 2006, (01) :30-35
[2]   栉孔扇贝×虾夷扇贝的杂交技术 [J].
于瑞海 ;
包振民 ;
王昭萍 ;
孔令锋 ;
童伟 ;
李吉清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85-88+56
[3]   饵料密度、温度和体质量对大西洋浪蛤滤水率的影响 [J].
郭海燕 ;
王昭萍 ;
于瑞海 ;
王芳 ;
林志华 ;
不详 .
海洋科学 , 2005, (08) :3-5
[4]   胶州湾底栖软体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李宝泉 ;
李新正 ;
于海燕 ;
王洪法 ;
王金宝 ;
徐凤山 ;
张宝琳 .
海洋与湖沼, 2005, (03) :193-198
[5]   胶州湾内外水体部分化学、生物因子的调查分析 [J].
任玲 ;
张曼平 ;
孙军 ;
李铁 ;
祝陈坚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557-564
[6]   三倍体牡蛎在繁殖季节的生长研究 [J].
王昭萍 ;
李赟 ;
于瑞海 ;
高强 ;
田传远 ;
郑小东 ;
王如才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5) :701-706
[7]   我国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三倍体育苗与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J].
王如才 ;
王昭萍 ;
田传远 ;
于瑞海 ;
李赟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193-200
[8]   胶州湾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变化 [J].
毕洪生 ;
孙松 ;
孙道元 .
海洋与湖沼, 2001, (02) :132-138
[9]  
胶州湾海水中悬浮体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J]. 张铭汉.海洋科学集刊. 2000(00)
[10]   温度对菲律宾蛤仔滤食率、清滤率和吸收率的影响 [J].
董波 ;
薛钦昭 ;
李军 .
海洋水产研究, 2000, (01) :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