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就业结构的产业特征分析

被引:7
作者
范剑勇
桂琦寒
崔英
机构
[1] 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
[2] 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关键词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 高级化;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03.02.004
中图分类号
F249.27 [地方劳动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第二产业从业人员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体制转轨等因素稳步有序地流向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内部,工业进一步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受此影响,从业人员总体人数有所下降。基础工业吸收就业能力稳中有降,都市型工业成为吸收就业的一支主要力量,新兴高科技制造业的产值增长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第三产业方面,2000年该产业从业人员数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起到了吸纳就业的中坚作用。其中,社会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和就业增长率均较为突出、金融保险与房地产业则在基数较小的情况下保持了很高的就业增长率。因此,就政府而言,应顺应产业结构的提升趋势,加大力度建设职业培训体系,鼓励和宣传到劳动密集型三产就业,兼顾就业弱势群体的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上海就业报告[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祝均一, 2001
[2]  
隐性失业论[M]. 立信会计出版社 , 袁志刚, 1998
[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H.钱纳里(H.Chenery)等著, 1995
[4]  
中国的奇迹[M].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 林毅夫等 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