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科学本土化的类型——以费孝通先生为例

被引:25
作者
谢立中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社会科学; 本土化; 费孝通; 《江村经济》; 《乡土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 [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根据社会科学本土化学者们的主张和实践,可以区分出"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四种类型,即对象转换型本土化、补充—修正—创新型本土化、理论替代型本土化和理论方法全面替代型本土化。费孝通一生的学术历程与社会科学本土化四类型的分析模式大体相合。不过,社会科学本土化四类型的分类模型只具有帮助我们进行事实判断的意义,而不具有帮助我们进行价值判断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社会学本土化的第四条道路 [J].
杨春华 .
理论观察, 2012, (03) :87-88
[2]   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 [J].
费孝通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3) :5-16
[3]  
江村经济.[M].费孝通著;.商务印书馆.2001,
[4]  
师承·补课·治学.[M].费孝通著;.三联书店.2001,
[5]  
地方性知识.[M].(美)克利福德·吉尔兹(CliffordGeertz)著;王海龙;张家〓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