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供给的长效机制构建

被引:3
作者
万冲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短期利率; 货币供给机制; 公开市场操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2 [货币管理和流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当前以货币供应量为目标的数量型调控机制的有效性下降,购买外汇资产投放基础货币的模式难以为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结构性工具均难以作为长期的、主要的货币供给工具,建立新的货币供给的长效机制十分必要。结合国际经验和中国特点,中国央行应调整货币政策,实现从传统的货币供应量目标向短期利率目标的转变,并将公开市场操作作为货币供给的主要工具。此外,也需要完善结构性工具和加强货币供给的预期管理。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利率市场化大背景下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的转变 [J].
郭豫媚 ;
陈彦斌 .
人文杂志, 2015, (02) :49-53
[2]   流动性过剩与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 [J].
彭方平 ;
展凯 ;
李琴 .
管理世界, 2008, (05) :30-37
[3]   流动性、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 [J].
彭兴韵 .
经济研究, 2007, (11) :58-70
[4]  
美国货币史.[M].(美)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美)安娜·J.施瓦茨(Anna J. Schwartz)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  
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M].方福前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