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所有权结构差异、两权分离程度与自主创新

被引:13
作者
陈金勇 [1 ]
汤湘希 [1 ]
赵华 [2 ]
金成隆 [3 ]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2]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3] 台湾政治大学会计系
关键词
终极所有权结构差异; 控制权; 现金流量权; 两权分离程度; 自主创新;
D O I
10.13781/j.cnki.1007-9556.2013.10.009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以终极控制人的所有权结构差异为切入点,考察了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的配置结构与分离程度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配置结构在一定范围内会激励企业的自主创新,超出这一范围则会对自主创新产生抑制效应;(2)两权分离程度对企业自主创新有显著的侵占效应,这种侵占效应会明显扭曲创新效率,当两权分离超过一定程度时,侵占效应导致自主创新呈现负效率;(3)采用Cobb Douglas生产函数推估的专利权价值作为自主创新的变量,检验结果仍然稳健。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融资约束、代理成本与企业创新效率——来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经验证据 [J].
顾群 ;
翟淑萍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 (05) :73-80
[2]   控股股东卷入、两权偏离与营销战略风格——基于第二类代理问题和终极控制权理论的视角 [J].
唐跃军 ;
宋渊洋 ;
金立印 ;
左晶晶 .
管理世界, 2012, (02) :82-95
[3]   完善公司治理确实能抑制大股东的控制私利吗 [J].
曹廷求 ;
王倩 ;
钱先航 .
南开管理评论, 2009, 12 (01) :18-26+63
[5]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分析 [J].
冯根福 ;
温军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07) :91-101
[6]  
Ownership and firm innovation in a transition economy: Evidence from China[J] . Suk Bong Choi,Soo Hee Lee,Christopher Williams.Research Policy . 2011 (3)
[7]  
Interorganizational alliance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firms: a study of growth and innovation rates in a high‐technology industry[J] . Toby E.Stuart.Strat. Mgmt. J. . 2000 (8)
[8]  
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in East Asian Corporations[J] . Stijn Claessens,Simeon Djankov,Larry H.P Lang.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00 (1)
[9]  
Agency costs and innovation some empirical evidence[J] . Jennifer Francis,Abbie Smith.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 1995 (2)
[10]  
Effects of Board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on Corporate R&D Strategy[J] . Barry D. Baysinger,Rita D. Kosnik,Thomas A. Turk.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 199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