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持续干旱对大田小麦光合作用及千粒重的影响
被引:2
作者:
刘明学
[1
]
李邦发
[1
,2
]
李琼芳
[1
]
候良玉
[1
]
徐凤亭
[1
]
机构:
[1]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2] 西南科技大学小麦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小麦;
干旱;
光合作用;
千粒重;
灰色关联度分析;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9.23.083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研究9个小麦组合在持续高温干旱条件下的光合等生理特性的变化及对千粒重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持续干旱条件下,测定小麦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Pn),用相关、灰色关联度分析各因素在干旱胁迫下的相互影响关系。[结果]从叶绿素的变化趋势来看,在干旱的前阶段,叶绿素下降很快,而到中后期,下降很慢,说明小麦对干旱有一个适应机制。Pn在干旱胁迫前期中期均呈下降趋势,在后期部分品系还出现一定幅度地升高。在影响Pn的光合参数中,Pn与叶肉导度强烈相关,其次是蒸腾速率和水分有效利用效率。在对两年的千粒重影响因素分析中,干旱中后期的叶绿素含量、有效光合叶面积及干旱中期的光合作用对千粒重起重要作用。[结论]大田小麦对持续干旱具有一定的适应调节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0929 / 10931+10959
+10959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