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青年社会参与和公共精神培育

被引:10
作者
刘芳
机构
[1] 鲁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网络时代; 社会参与; 青年; 公共精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32.6 [青年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在大众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和影响之下,中国青年社会参与的领域、内容、形式和主体动机都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以网络为先导、自愿为前提、社团为主体、信任为机制、分享为目的的时代特征。互联网影响下的青年社会参与和公共精神培育具有内在的联系,可以通过青年社会参与来促进青年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的培育。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当代大学生社会参与实证研究——以江苏省部分大学生为例 [J].
王思涛 .
理论界, 2010, (07) :190-192
[2]   1949-2009:中国青年社会参与的特点和历史经验 [J].
张华 .
中国青年研究, 2009, (10) :16-22
[3]   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概念和理论基础研究 [J].
段世江 ;
张辉 .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 (03) :82-84
[4]   当代大学生社会参与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J].
李玉雄 .
高教论坛, 2008, (01) :144-146+154
[5]   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我国市民社会的建构与社会资本的培育 [J].
吴光芸 .
人文杂志, 2007, (01) :164-169
[6]   当前我国青年参与机制研究 [J].
石国亮 ;
邓希泉 .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6, (04) :3-6
[7]   当代大学生社会参与行为的实证研究 [J].
胡子祥 ;
陈洁 .
中国青年研究, 2006, (10) :38-43
[8]   关注大学生的社会参与 [J].
吴绍玫 ;
仲建国 .
江苏高教, 2006, (02) :152-152
[9]   信任与公民社会 [J].
亚当·B.赛里格曼 ;
陈家刚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2, (05) :50-57
[10]   试析当代青年价值观念变化对其政治倾向形成的影响 [J].
戈玲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00, (02) :10-1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