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试管薯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及反义class Ⅰ patatin基因的导入(英文)

被引:44
作者
司怀军
谢从华
柳俊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2]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马铃薯; 根癌农杆菌; 转化; 试管薯; 反义patatin基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32 [马铃薯(土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两个马铃薯栽培品种“鄂马铃薯 3号”和“甘农薯 2号”的试管薯为供体材料 ,建立了一种农杆菌介导的简单、快速和高效的遗传转化系统。在含有 75mg L卡那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 ,2~ 3周可产生抗性芽 ,4~ 5周获得完整的转基因植株。筛选出了试管薯遗传转化的优化条件 ,特别是在再生培养基中加入 2mg L玉米素 ,两个品种的转化频率分别高达 4 5 .5 %和 4 3.9%。周期短 (4~ 5周 )、一步培养和转化频率高 ,使该转化体系能够广泛用于马铃薯转基因的研究。用含有反义classⅠpatatin基因的表达载体pBSAP转化两个品种 ,共获得 12 0株卡那霉素抗性植株。PCR、PCR 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分析证明 ,此反义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并在转基因植株中正常转录。反义基因的表达导致部分转基因植株的试管结薯株率和单株结薯数降低。结果表明 ,该classⅠpatatin基因可能参与了块茎形成的调控。
引用
收藏
页码:801 / 80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Transformation of potato (Solanum tuberosum) using particle bombardment. Romano A, Raemaker K, Visser R, Mooibroek H. Plant Cell Reports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