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线粒体功能与氧自由基产生的关系

被引:6
作者
贾栋
高国栋
赵振伟
机构
[1]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
[2]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 陕西省西安市
[3] 陕西省西安市
关键词
脑缺血/病理生理学; 再灌注; 海马; 线粒体; 氧; 自由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线粒体功能变化及其与氧自由基产生的关系。方法:采用颈动脉分流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海马CA1区线粒体ATP合成能力、呼吸功能及此区组织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线粒体ATP合成能力在再灌注12h及12~24h下降最快,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5~4.26,P<0.05),呼吸四态的氧消耗率在再灌注12,24,36,48h后逐渐上升,与假手术组及缺血5min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32~5.74,P<0.05)。再灌注24~36h,36~48h其上升最快,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56,5.74,P<0.05)。此区组织丙二醛在再灌注24h前逐渐上升且在24h犤(398.6±5.3)nmol/g犦达到高峰。再灌注36,48h组织内丙二醛含量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假手术组丙二醛含量犤(256.9±9.6)nmol/g犦(t=3.23~4.56,P<0.05)。结论:海马CAl区组织再灌注早期(24h之前)氧自由基产生主要通过组织途径,24h之后则是组织途径与呼吸链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3052 / 305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形态计量分析(英文) [J].
杨传红 ;
赖晃文 ;
郑文岭 ;
詹纯列 ;
李建军 ;
肖育华 ;
唐庚云 ;
张霭玲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28) :3806-3807+3923
[2]   衰老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退行性变及自由基和空间记忆的关系 [J].
何宏文 ;
周丽华 ;
袁群芳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22) :3044-3045
[3]   高压氧治疗前后脑梗死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及氧自由基的变化与疗效评价 [J].
彭争荣 ;
朱双罗 ;
肖平田 ;
陈北方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16) :2318-2319
[4]   牛磺酸对缺血大鼠心肌线粒体Ca2+-Mg2+-ATP酶活性与MDA含量影响 [J].
万福生 ;
赵小曼 ;
雷厉 ;
龚文华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9, (02) :42-44
[5]   大鼠脑缺血及再灌流对脑组织血流量、ATP和乳酸水平含量的影响 [J].
闵宝珍 ;
杨世方 ;
朱文萍 ;
于占久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8, (03) :47-50
[6]   颈动脉分流造成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J].
杨卫东,吴嘉陵,储德开,陈前芬 .
蚌埠医学院学报, 1995, (06) :43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