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线粒体功能与氧自由基产生的关系
被引:6
作者:
贾栋
高国栋
赵振伟
机构:
[1]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
[2]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 陕西省西安市
[3] 陕西省西安市
来源:
关键词:
脑缺血/病理生理学;
再灌注;
海马;
线粒体;
氧;
自由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线粒体功能变化及其与氧自由基产生的关系。方法:采用颈动脉分流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海马CA1区线粒体ATP合成能力、呼吸功能及此区组织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线粒体ATP合成能力在再灌注12h及12~24h下降最快,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5~4.26,P<0.05),呼吸四态的氧消耗率在再灌注12,24,36,48h后逐渐上升,与假手术组及缺血5min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32~5.74,P<0.05)。再灌注24~36h,36~48h其上升最快,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56,5.74,P<0.05)。此区组织丙二醛在再灌注24h前逐渐上升且在24h犤(398.6±5.3)nmol/g犦达到高峰。再灌注36,48h组织内丙二醛含量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假手术组丙二醛含量犤(256.9±9.6)nmol/g犦(t=3.23~4.56,P<0.05)。结论:海马CAl区组织再灌注早期(24h之前)氧自由基产生主要通过组织途径,24h之后则是组织途径与呼吸链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3052 / 3053
页数: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