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西缘瓦斯沟花岗岩的元素-Nd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

被引:13
作者
林广春
机构
[1]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关键词
新元古代; 康滇裂谷; 瓦斯沟; 花岗岩; 地幔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对扬子地块西缘康滇裂谷北段的瓦斯沟花岗质杂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元素-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为Ⅰ型花岗岩,是由前存年轻(中元古代末—新元古代初)岛弧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早期的花岗岩形成于扬子地块西缘由会聚挤压向陆内伸展的转折环境,晚期的花岗闪长岩形成于板内环境,很可能与新元古代地幔柱事件有关。它们显示的"岛弧地球化学特征"是继承了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结果,不代表其形成时的构造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398 / 40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川西新元古代基性岩墙群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元素和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J]. 林广春,李献华,李武显.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07)
[2]   从锆石SHRIMP年龄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论四川冕宁康定杂岩的成因 [J].
陈岳龙 ;
罗照华 ;
赵俊香 ;
李志红 ;
张宏飞 ;
宋彪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8) :687-697
[3]   四川盐边高家村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的形成时代:单颗粒锆石U-Pb和角闪石Ar/Ar年代学制约 [J].
朱维光 ;
邓海琳 ;
刘秉光 ;
李朝阳 ;
覃喻 ;
骆耀南 ;
李志德 ;
皮道会 .
科学通报, 2004, (10) :985-992
[4]   新元古代超大陆构型中华南的位置 [J].
郑永飞 .
科学通报, 2004, (08) :715-717
[5]   利用MC-ICPMS精确测定143Nd/144Nd和Sm/Nd比值 [J].
梁细荣 ;
韦刚健 ;
李献华 ;
刘颖 .
地球化学, 2003, (01) :91-96
[6]   华南在Rodinia古陆中位置的讨论——扬子地块西缘变质-岩浆杂岩证据及其与Seychelles地块的对比 [J].
颜丹平 ;
周美夫 ;
宋鸿林 ;
John MALPAS .
地学前缘, 2002, (04) :249-256
[7]   川西新元古代玄武质岩浆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和Nd同位素研究:岩石成因与地球动力学意义 [J].
李献华 ;
李正祥 ;
周汉文 ;
刘颖 ;
梁细荣 .
地学前缘, 2002, (04) :329-338
[8]  
川西南关刀山岩体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元素和Nd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J]. 李献华,李正祥,周汉文,刘颖,梁细荣,李武显.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S1)
[9]   扬子板块西缘泸定桥头基性杂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J].
沈渭洲 ;
高剑峰 ;
徐士进 ;
周国庆 .
高校地质学报, 2002, (04) :380-389
[10]   扬子板块西缘北段新元古代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J].
沈渭洲 ;
凌洪飞 ;
徐士进 ;
周新民 ;
赵子福 ;
郭建强 .
地质论评, 2000, (05) :51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