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海拔夏播小麦生态适应性研究

被引:7
作者
曹文茂
毕桓武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
[2] 河北农业大学 保定
[3] 保定
关键词
小麦; 夏播; 日平均温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三年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夏播小麦生育性状和产量的生态因素,是小麦灌浆期和全生育期内日平均气温.不同海拔产量差异显著性测定结果表明,海拔在1200米以上是张家口坝下丘陵山区夏播小麦种植的适宜海拔范围,亦即全生育期日均温为14.7—19.8℃,灌浆期日均温为13.6—19.2℃.不同海拔与日均温、产量和生育性状回归关系表明,海拔由80O—1800米每升降100米,日均温减增0.9—O.8℃,亩产量增减141公斤,千粒重增减0.54克,植株高度增减3.7厘米.根据不同海拔梯度上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与产量的双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北纬39°50′的 蔚县,适宜品种以涿城1号为主,搭配公17和中7606;适宜播种期,在海拔1200米处为6月中下旬,1400米处为6月中旬,1600米处为6月上中旬,1800米处为6月上旬.而在北纬40°58′的崇礼县,适宜品种以公17为主,搭配涿城1号和中7606;适宜播种期,在海拔1200米处为5月中下旬,1400至1600米处皆为5月下中旬,1800米处为5月下旬.由于崇礼县比蔚县纬度北移1度,其播种期相应提早20天左右.小麦成熟期分别在当地早霜期之前的9月份陆续到达.不同海拔不同纬度的播种期,是由当地的温度条件决定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4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