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质级份的红外和热重特性

被引:12
作者
朱燕
李爱民
李超
代静玉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胡敏素; FTIR; 热失重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31.3 [土壤污染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0903 ;
摘要
用红外分析(FTIR)和热失重分析法对从三种不同利用方式下的黄泥土中提取出的FA,HA及用酸性二甲基亚砜(DMSO)和HF HCl两种方法提取胡敏素的元素组成及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胡敏素占腐殖质总碳的60—70%,FA和HA分别占10%和15%左右;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的DMSO humin,HF humin1,HF humin2在波数2930/1640处的吸收强度比分别为1.18—1.44,0.32—0.43,0.37—0.41;DMSO humin在78—86℃和264—282℃出现了主要的失重峰,HF humin1和HF humin2的主要失重峰在333—338℃和438—458℃之间,FA和HA的主要失重峰分别在300℃和359℃左右,说明用DMSO提取的胡敏素脂肪族类物质较多,缩合程度较低;而用HF HCl提取的则含较多的芳香族类物质,缩合程度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88 / 2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堆肥处理对污泥腐殖物质组成和光谱学特征的影响 [J].
张雪英 ;
黄焕忠 ;
周立祥 .
环境化学, 2004, (01) :96-101
[2]   泥炭土连续碱抽提腐殖酸的分子结构特征 [J].
李丽 ;
冉勇 ;
盛国英 ;
傅家谟 ;
彭平安 ;
黄伟林 .
分析化学, 2002, (11) :1303-1307
[3]   核磁共振波谱法在腐殖质研究中的应用 [J].
梁重山 ;
党志 .
农业环境保护, 2001, (04) :277-279
[4]   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的矿物组成及元素赋存特征 [J].
方银霞 ;
金翔龙 .
海洋与湖沼, 2000, (04) :419-425
[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法对土壤中腐殖酸的表征 [J].
顾志忙 ;
王晓蓉 ;
顾雪元 ;
曹心德 ;
胡澄 .
分析化学, 2000, (03) :314-317
[6]   西湖沉积物有机质特征 [J].
李震宇 ;
朱荫湄 .
环境化学, 1999, (02) :122-126
[7]   土壤和沉积物胡敏素的研究现状 [J].
李云峰 ;
徐建民 ;
袁可能 .
土壤通报, 1999, (01) :17-20
[8]   不同结合态胡敏酸的性质、结构研究 [J].
王旭东 ;
胡田田 ;
张一平 .
西北农业学报, 1998, (01) :80-83
[9]   陕西省几种主要土壤胡敏酸能态及热分解特性的研究 [J].
白锦鳞 ;
张一平 ;
赵高侠 ;
许牡丹 ;
刁军强 ;
李宗利 ;
徐建军 .
土壤学报, 1990, (02) :15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