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坪金矿床围岩蚀变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22
作者
应汉龙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金矿床,同位素,围岩蚀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P618.510.2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云南大坪金矿床主要赋存于闪长岩体中。由围岩至矿脉,形成自变质闪长岩带、绿泥石化带和碳酸盐化带的蚀变围岩分带,后二带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宽度不一,渐渐过渡。在绿泥石化带中,带出的成分有SiO2、Al2O3、Na2O、FeO、Fe2O3、MnO、CaO、MgO、H2O+、Li、W、Ta、Zr、V、Sc、Sn、Mo、Cr、Co、Ni、Cu、Pb、Au和LREE,带入的成分有K2O、P2O5、Ba、HREE(包括Y)、Ag、Zn。碳酸盐化带过程中,带出的成分有SiO2、Al2O3、Na2O、K2O、Ba、HREE(包括Y)、Mo、Sn、Pb、Zn、Ag,带入的成分有FeO、Fe2O3、MnO、CaO、MgO、H2O+、P2O5、Li、Ta、Zr、V、Sc、Cr、Co、Ni、Au和LREE,基本不变的成分有W、Cu。矿脉中铁白云石的δ14C值为-4.81‰,接近于深成碳;(87Sr/86Sr)为0.709019±72,εNd(0)为-17.34,fSm/Nd为-0.34,起源于地壳;蚀变强烈的围岩的δ18O值高,表明蚀变热液为非大气降水;金属硫化物(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和闪锌矿)的δ34S为-4.0‰~11.1‰,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4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