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指出:(1)杂交稻亩产千斤,需要的氮磷钾营养均比常规稻多。由幼穗分化到孕穗期,是杂交水稻一生中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占总量的50%以上,抽穗后吸收养分已达90%,此后只有谷穗尚需吸收氮和磷,茎秆吸收钾,其它部位均达顶点。生育后期物质转移明显。(2)肥田亩施纯氮15斤,亩产可接近千斤,随着用量增加,增产效益明显下降。相关分析表明,植株吸氮总量与稻谷产量无明显正相关,但吸氮高峰期植株含氮和成熟期稻谷含氮,与稻谷产量均有显著的正相关,而茎秆含氮与不实粒有极显著的正相关。(3)生育中期重施氮肥,在高氮条件下,后期群体恶化,退化颖花大量增加,产量降低,但在低氮条件下,中期重施氮肥,可获高产,能明显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增产效益。前期重施氮肥,在高氮条件下,造成前期过疯,比中后期过疯危害较轻,但肥料的增产效益低。中低氮条件下,前促产量也并非最高。多次匀施,在中氮条件下,产量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