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区域气候模式对1951—2000年我国夏季降水的模拟

被引:8
作者
黄建斌
朱锦红
李振华
机构
[1]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关键词
气候模拟; 区域气候模式; 模拟能力检验; 夏季降水;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07.059
中图分类号
P468.02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检验区域气候模式对我国夏季降水的模拟能力,利用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1951—2000年的夏季中国区域降水进行了数值模拟。初始值及边界值取自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和国家大气中心(NCAR)的全球再分析资料。每年的模拟积分时段从5月1日开始到9月1日结束,但是每年降水量的分析只使用6—8月的模拟结果。主要结论如下:(1)从全国平均总降水量看,该区域模式的模拟结果与观测比较接近,明显好于NCEP的降水资料,但模拟的降水量空间分布不理想;(2)从降水量距平的空间分布来看,该区域模式对我国的东北夏季降水的模拟结果明显好于全国其他地区,黄河中下游最差;(3)从时间分布上看,该模式模拟能力呈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60年代及90年代模拟较好,也比较稳定,70年代及80年代的模拟能力呈大起大落不稳定状态;(4)模式未能模拟出70—80年代我国降水偏少的观测事实,说明模式对我国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的模拟能力不足。
引用
收藏
页码:351 / 3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RegCM3模式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模拟试验 [J].
刘晓东 ;
江志红 ;
罗树如 ;
张雪梅 ;
李爱华 ;
程智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3) :351-359
[2]   MM5BATS对东亚夏季气候及其变化的模拟试验 [J].
汤剑平 ;
赵鸣 ;
苏炳凯 ;
赵得明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1) :28-37
[3]   东亚区域气候变化的长期数值模拟试验 [J].
汤剑平 ;
苏炳凯 ;
赵鸣 ;
赵得明 .
气象学报, 2004, (06) :752-763
[4]   5个海气耦合模式模拟东亚区域气候能力的初步分析 [J].
王淑瑜 ;
熊喆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02) :240-250
[5]   区域气候模式RIEMS对东亚气候的模拟 [J].
熊喆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02) :251-260
[6]   区域气候模式对东亚气候时空演变特征的模拟研究 [J].
熊喆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02) :295-302
[7]   区域气候模式对东亚季风和中国降水的多年模拟与性能检验 [J].
李巧萍 ;
丁一汇 .
气象学报, 2004, (02) :140-153
[8]   中国植被覆盖对夏季气候影响的新证据 [J].
张井勇 ;
董文杰 ;
叶笃正 ;
符淙斌 .
科学通报, 2003, (01) :91-95
[9]   美国NCEP/NCAR近50年全球再分析资料在我国气候变化研究中可信度的初步分析 [J].
徐影 ;
丁一汇 ;
赵宗慈 .
应用气象学报, 2001, (03) :337-347
[10]   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东部夏季气候的模拟试验 [J].
史学丽 ;
丁一汇 ;
刘一鸣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1, (02) :249-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