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不同生态型的适应性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油松种源协作组
机构
关键词
油松; 种源试验; 生态型; 适应性; 稳定性;
D O I
10.13332/j.1000-1522.1987.01.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油松第一、二批种源试验的五个指标进行了多点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源与立地交互作用均极显著。其中七年生保存率种源与立地交互作用最强。利用Finlay和Wilkinson提出的方法,对油松七个生态型种源的适应性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型和中部型适应性强,在各地生长水平也较高;东北型和西北型仅适应干旱寒冷地区;中西型、西南型和南部型适应性也差,仅能适应比较温暖多雨的地区。当地种源一般表现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油松气候生态型的研究 [J].
徐化成 ;
唐谦 ;
张淑娟 ;
马虹 .
林业科学, 1986, (01) :10-20
[3]   油松天然林的地理分布和种源区的划分 [J].
徐化成 ;
孙肇凤 ;
郭广荣 ;
冯林 .
林业科学, 1981, (03) :258-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