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稀矿产资源战略调查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193
作者
王登红 [1 ]
王瑞江 [1 ]
李建康 [1 ]
赵芝 [1 ]
于扬 [1 ]
代晶晶 [1 ]
陈郑辉 [1 ]
李德先 [1 ]
屈文俊 [2 ]
邓茂春 [3 ]
付小方 [4 ]
孙艳 [1 ]
郑国栋 [1 ]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3] 江西赣南地质调查大队
[4] 不详
关键词
稀土; 稀有; 稀散; 战略研究; 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7 [稀土元素和分散元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三稀资源是稀土、稀有和稀散资源的统称。"三稀矿产资源战略调查研究"项目启动以来,研究了全球三稀资源的分布、产出特征及其开发现状、选冶技术与市场供需状况;发现中国重稀土资源消耗过快,关键性稀散金属的利用水平有待提高,部分稀有金属亟待发现新的矿产地;同时,中国三稀资源利用的质量不高,高附加值产品少,采选回收率低;现场实地调研也表明中国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还存在证外采矿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地质理论研究方面,通过成矿规律研究发现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母岩体可以扩展到燕山晚期花岗岩以外的地区,内生稀有稀土资源的形成具有时空分离的趋势。在技术方面,项目组把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应用到三稀资源的监管工作,并全面更新了三稀元素的分析测试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所提出的分单矿种评价、管理稀土资源、修改三稀资源勘查规范、设立复合型三稀资源矿种以及水化学技术调查监测三稀矿山的生产状况和环境污染等建议和新思路,都具有现实意义。在找矿部署方面,项目组根据三稀资源的综合特点,认为应建立稀有资源的整装勘查区、稀土资源的规划区、稀散资源的综合利用示范区,甘肃、四川、福建等地已取得初步找矿进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61 / 37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中国金矿集区及其资源潜力探讨
    王成辉
    王登红
    黄凡
    徐珏
    陈郑辉
    应立娟
    刘善宝
    [J]. 中国地质, 2012, 39 (05) : 1125 - 1142
  • [2] 中国钼矿主要矿集区及其资源潜力探讨
    黄凡
    陈毓川
    王登红
    袁忠信
    陈郑辉
    [J]. 中国地质, 2011, 38 (05) : 1111 - 1134
  • [3] 电子信息产业与稀土产业的关联
    张宏江
    [J]. 稀土信息, 2003, (06) : 4 - 12
  • [5] 川西伟晶岩型矿床的形成机制及大陆动力学背景[M]. 原子能出版社 , 李建康, 2007
  • [6] 西南三江地区新生代大陆动力学过程与大规模成矿[M]. 地质出版社 , 王登红[等]著, 2006
  • [7] 中国新生代成矿作用[M]. 地质出版社 , 王登红等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