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近两千年来土地利用和环境的变迁

被引:13
作者
刘多森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民族; 土地利用; 环境; 变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在 2 2 0~ 136 8A .D .期间内累计有 85 9年 ,全部黄土高原在非汉族的管辖之下 ;而其余 2 89年 ,该地区的某些部分依然被非汉族所控制。非汉族进入黄土高原以后 ,土壤侵蚀速度随放牧地的扩张而减小。在隋朝和唐朝期间( 5 81~ 90 7A .D .)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较当今温暖湿润 ,植被更为繁茂 ,林地约占整个黄土高原面积的 2 5 %。在明朝和清朝期间 ( 136 8~ 1911A .D .) ,黄土高原的大部分森林被破坏 ,土壤侵蚀速度随自然植被损毁而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84 / 19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可能蒸散量动力学模型的改进及其对辨识土壤水分状况的意义 [J].
刘多森,汪枞生 .
土壤学报, 1996, (01) :21-27
[2]   唐代皇室婚媾中的不计行辈婚 [J].
李向群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 (03) :66-67
[3]   中国不同植被类型水热条件的数值辨识 [J].
刘多森 ;
蔡蔚祺 .
地理科学, 1983, (02) :95-102
[4]   中国土壤分布与气候条件的联系 [J].
刘多森 .
土壤学报, 1983, (01) :60-68
[5]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J].
竺可桢 .
中国科学, 1973, (02) :168-189
[6]   从红柳河上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 [J].
侯仁之 .
文物, 1973, (01) :35-41
[7]  
陕西五千年[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郭琦主编, 1991
[8]  
黄土丘陵资源与遥感应用[M]. 南京出版社 , 龚子同, 1991
[9]  
土壤和环境研究中的数学方法与建模[M]. 农业出版社 , 刘多森, 1987
[10]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梁方仲编著,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