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视角下中美工业贸易隐含碳研究:国别排放与全球效应

被引:10
作者
沈源
毛传新
机构
[1]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隐含碳; 投入产出; 加工贸易; 全球效应;
D O I
10.13509/j.cnki.ib.2011.06.003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F752.7 [与各国贸易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020206 ;
摘要
本文基于加工贸易视角,区分国内与进口中间投入,构建贸易隐含碳模型,从工业整体及行业角度分析了1998-2009年度中美工业贸易隐含碳的国别排放情况,并基于全球视角分析了中美贸易的全球净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对美工业贸易始终处于隐含碳净出口状态,2001年之后(净)出口隐含碳增幅尤其明显,其中化学、机械、纺织业是隐含碳净出口的主要行业,电力生产供应业则保持隐含碳净进口。从全球视角来看,此期间的中美工业贸易使全球碳排放增加了225105.8万吨。国际社会"基于生产"的二氧化碳测度模式有失公平,也不利于全球范围的低碳减排。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美商品贸易中的内涵碳分析及其政策含义 [J].
尹显萍 ;
程茗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8) :45-55
[2]   国际贸易中隐含的CO2测算——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分析 [J].
李小平 .
财贸经济, 2010, (05) :66-70
[3]   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影响效应:基于环境投入-产出模型的经验研究 [J].
彭水军 ;
刘安平 .
世界经济, 2010, 33 (05) :140-160
[4]   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J].
陈诗一 .
经济研究, 2009, 44 (04) :41-55
[5]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 [J].
齐晔 ;
李惠民 ;
徐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8-13
[6]  
Pollution embodied in trade: The Norwegian case[J] . Glen P. Peters,Edgar G. Hertwich.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 200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