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阈下中国梦的多维建构与全球想象——以纪录片跨文化传播为视角

被引:16
作者
沈悦 [1 ]
孙宝国 [1 ,2 ]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2]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中国梦; “一带一路”; 纪录片; 国家形象; 跨文化传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J952 [新闻片、纪录片、文献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梦作为中华民族想象共同体,是国家话语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中国形象跨文化传播的关键所在。在国际传播语境中,西方国家长期把持媒介话语权,中国形象长期处于被动"他塑"的窘境,中国梦的提出是重塑国家形象的契机。纪录片以其天然优势作为中国形象对外传播的媒介载体对于中国梦的跨文化传播尤为重要。而目前国家形象及中国梦叙事依然面临自身历史因素、研究方法论的局限、"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复杂媒介生态、中国梦话语嵌入、新媒体的影响等局限。中国梦叙事通过宏观"梦"的双重观照、微观"梦"的宏观彰显、说"梦"话语的跨媒介涵化呈现、筑"梦"话语的本真凸显等多维视角构筑丰富、立体、全面的中国梦话语内涵。依托"一带一路"这一传播语境,以纪录片为载体,重塑国家话语权、与国家理论的深度融合、求同存异挖掘叙事"刺点"、提升丝路平台聚合效应,是实现中国梦的多维建构与全球想象的可能路径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74 / 181+187+189 +18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Changing National Images: International Public Relations and Media Agenda Setting.[J].Jarol B. Manheim;Robert B. Albritton.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83, 3
[2]  
.[M].张同道;胡智锋;樊启鹏;喻溟;刘忠波.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8,
[3]  
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M].《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编写组.人民出版社.2018,
[4]  
乡土中国.[M].费孝通.人民出版社.2015,
[5]  
话语分析导论.[M].(美) 吉 (Gee;J.P.) ; 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6]  
传播与社会.[M].赵月枝; 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7]  
电视文化.[M].(美)约翰·菲斯克(JohnFiske)著;祁阿红;张鲲译;.商务印书馆.2005,
[8]  
作为文化的传播.[M].(美)詹姆斯·W.凯瑞(JamesW.Carey)著;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
[9]  
规训与惩罚.[M].(法)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著;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
[10]  
明室.[M].(法)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著;赵克非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