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牧草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9
作者
:
丁文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呼和浩特
丁文江
海淑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呼和浩特
海淑珍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柱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尤泉
机构
: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呼和浩特
来源
:
中国草原
|
1987年
/ 03期
关键词
:
抗早性;
脯氨酸含量;
生育期;
抗旱性;
红豆草;
驴食豆;
豆科牧草;
鉴定方法;
种质资源;
基因资源;
农业资源;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牧草种质资源的抗旱性随牧草的生态类型、种类不同而异。用4种方法对14种牧草鉴定的结果表明,“反复干旱法”和“电导仪法”对6种禾本科牧草测定的结果最为理想。它们经3次反复干旱处理后,旱生类型的冰草、羊草的植株成活率最高,分别为63.13%和58.90%;湿生类型的鹅头稗全部死亡。经不同干旱处理后,用电导仪测得的冰草、羊草细胞质膜的伤害率最小,分别为9.42%和11.13%;鹅头稗的伤害率最大,为62.69%。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0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