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系统元件故障率的估算方法研究

被引:10
作者
苏傲雪 [1 ]
范明天 [2 ]
张祖平 [2 ]
李仲来 [3 ]
周莉梅 [2 ]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
[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3] 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可靠性评估; 元件故障率; 混合分布模型; 双边定时截尾; EM算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32 [电力系统的运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配电系统元件故障率的分析与确定是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基础。针对配电系统元件不同故障原因共存和故障统计时段较短、故障统计数据不完整的现状,提出了配电系统元件故障率估算的一种新方法。首先在分析元件故障原因的基础上,建立了元件偶然故障和老化失效的混合分布模型;然后针对收集到的元件故障统计数据,在故障统计时段较长的情况下,直接采用极大似然(MLE)方法对混合分布模型中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在故障统计时段较短、截尾现象较严重的情况下,针对这些双边定时截尾故障数据,采用EM算法进行参数估计,从而得出元件的混合故障率函数;最后对某地区配电系统10 kV架空线的故障率进行了相关计算。通过对不同统计时段以及不同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Marquardt法参数估计的变电设备寿命周期故障率评估 [J].
孙鹏 ;
陈绍辉 ;
张彩庆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2, 40 (01) :85-90
[2]   基于时变故障率与服务恢复时间模型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J].
段东立 ;
武小悦 ;
邓宏钟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 31 (28) :57-64
[3]   基于最小割集的含环网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J].
王秀丽 ;
罗沙 ;
谢绍宇 ;
王新 ;
张艳丽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1, 39 (09) :52-58
[4]   含分布式电源区域节点的配电网模型和可靠性计算 [J].
雷振 ;
韦钢 ;
蔡阳 ;
张鑫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35 (01) :39-43+76
[5]   基于FTA法的宁夏电网运行元件故障率分析 [J].
杨洋 ;
谢开贵 ;
孙鑫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09, 37 (18) :134-137+141
[6]   电力系统可靠性原始参数的滚动预测和残差修正 [J].
任震 ;
吴敏栋 ;
黄雯莹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6, (07) :10-12
[7]   电气设备故障率参数的一种最优估计算法 [J].
张黎 ;
张波 .
继电器, 2005, (17) :31-34
[8]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设备故障率计算 [J].
任震 ;
张静伟 ;
张晋昕 .
电网技术, 2005, (05) :12-15+42
[9]   电力系统可靠性原始参数的改进预测 [J].
任震 ;
万官泉 ;
黄金凤 ;
黄雯莹 ;
高志华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3, (04) :37-40+81
[10]  
电力系统风险评估模型、方法和应用.[M].(加)李文沅著;周家启[等]译;.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