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 条
低浓度镍处理下玉米种子的萌发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被引:31
作者:
王海华
蒋明义
康健
汪琼
机构:
[1] 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湖南湘潭,湖南湘潭,湖南湘潭,湖南湘潭
来源:
关键词:
镍;
玉米种子;
萌发;
活性氧代谢;
脂质过氧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温室土培盆栽试验 ,研究了 0 5、0 75、1 0和 1 2 5 μmol/L的硝酸镍浸种后玉米种子的萌发 ,并对 0 5和 1 0μmol/L镍处理后萌发过程中抗氧化酶系统活性、O—·2 产生速率、H2 O2 和丙二醛 (MDA)含量、种子外渗液电导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镍处理明显提高了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 ,缩短平均发芽日数 ,说明镍对玉米种子的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以 1 0 μmol/L浓度处理效果最好。同时 ,镍提高了种子萌发时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和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 ,降低了O—·2 产生速率、H2 O2 含量、MDA含量、种子外渗液电导率 ;4条POD同工酶带增强 (Rf=0 2 5 6 ,0 395 ,0 4 89,0 5 5 8)。这些结果提示镍通过提高玉米种子萌发期间的抗氧化水平 ,缓减脂质过氧化作用 ,从而维持种子质膜结构的完整性 ,防止电解质过度流失 ,是其促进种子萌发可能的生理背景。
引用
收藏
页码:601 / 605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