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浓度镍处理下玉米种子的萌发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被引:31
作者
王海华
蒋明义
康健
汪琼
机构
[1] 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湖南湘潭,湖南湘潭,湖南湘潭,湖南湘潭
关键词
镍; 玉米种子; 萌发; 活性氧代谢; 脂质过氧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温室土培盆栽试验 ,研究了 0 5、0 75、1 0和 1 2 5 μmol/L的硝酸镍浸种后玉米种子的萌发 ,并对 0 5和 1 0μmol/L镍处理后萌发过程中抗氧化酶系统活性、O—·2 产生速率、H2 O2 和丙二醛 (MDA)含量、种子外渗液电导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镍处理明显提高了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 ,缩短平均发芽日数 ,说明镍对玉米种子的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以 1 0 μmol/L浓度处理效果最好。同时 ,镍提高了种子萌发时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和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 ,降低了O—·2 产生速率、H2 O2 含量、MDA含量、种子外渗液电导率 ;4条POD同工酶带增强 (Rf=0 2 5 6 ,0 395 ,0 4 89,0 5 5 8)。这些结果提示镍通过提高玉米种子萌发期间的抗氧化水平 ,缓减脂质过氧化作用 ,从而维持种子质膜结构的完整性 ,防止电解质过度流失 ,是其促进种子萌发可能的生理背景。
引用
收藏
页码:601 / 60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镍对离体玉米叶片衰老的调节作用 [J].
束良佐 ;
聂玉芝 .
生物学杂志, 2001, (01) :30-31+26
[2]   不同浓度镍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J].
王海华 ;
曾富华 ;
蒋明义 ;
彭喜旭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5) :332-334
[3]   超干花生种子耐藏性与脂质过氧化作用 [J].
朱诚 ;
曾广文 ;
郑光华 .
作物学报, 2000, (02) :235-238
[4]   种子吸胀期间的泄漏物与活力的关系 [J].
张保恩 ;
黄学林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9, (03) :231-235
[5]   镍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生理生化背景研究 [J].
王煜 ;
扶惠华 ;
田廷亮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4) :109-112
[6]   外磁场对小麦萌发期过氧化物酶合成的影响及其激活效应 [J].
习岗 ;
傅志东 .
植物生理学报, 1993, (02) :155-161
[7]   种子老化过程中膜的变化及其原因 [J].
马国英 ;
徐锡忠 ;
章崇玲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1, (03) :233-236
[8]   植物的超氧物自由基与羟胺反应的定量关系 [J].
王爱国 ;
罗广华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0, (06) :55-57
[9]   水稻旗叶脂质过氧化作用与叶龄及Ni2+,Ag+的关系 [J].
聂先舟 ;
刘道宏 ;
徐竹生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9, (02) :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