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产量结构模式的研究及其在育种上应用的意义

被引:26
作者
陈仲方
谢其林
承泓良
滕传元
沈端庄
肖庆芳
胡廷馨
顾立美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棉花产量; 皮棉产量; 单位面积; 农产品产量; 铃数; 籽棉重; 单铃重; 结构模式; 模式(结构主义语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是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两个棉花有限总体的三个产量结构模式。分析结果表明,这三个模式是符合棉花本身实际情况的;在构成产量的诸因素中,以铃数所起的作用最大,其次为单铃重和衣份率;在高产育种工作中,应把选择重点放在铃数上,但由于铃数、铃重和衣份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故对铃数的选择必须有适当尺度,至于对铃数进行有效选择的直接或间接指标,尚需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233 / 2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十个陆地棉品种的遗传变异性研究
    陈仲方
    谢其林
    承泓良
    滕传远
    胡廷馨
    顾立美
    [J]. 江苏农业科学, 1981, (04) : 36 - 40
  • [2]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yield components to lint yield of upland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J] . S. Worley,T. W. Culp,D. C. Harrell.Euphytica . 197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