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社区发展与基层治理

被引:4
作者
蓝志勇 [1 ]
李东泉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
[2]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社区分类; 社区发展; 新型城镇化; 空间改造; 综合城市主义;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6.04.006
中图分类号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本文讨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社区发展战略与基层治理。新型城镇化要求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的基础是良好社区提供的人居环境。本文根据社区管理方式对现有城市社区分类的讨论,指出中国现有的五大类型的前四类社区(传统市民社区、单位社区、城中村社区、城乡接合部社区和新兴商业小区)都在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或冲击,第五类新兴商业小区的社区建设还在形成过程中,参差不齐,发育不全。这五类社区都不足以全面应对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挑战,提供良好的人口接纳、基层治理和市民服务。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我们有意识从社区发展的视域出发,遵循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和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大力推动社区发展,构建以规划改造为空间基础、就业机遇和通勤为基本条件、和谐人居为生活环境、法律服务和冲突治理为手段、新型城市基层综合治理为目标的社区发展战略,以达到和谐人居的城市治理。综合城市主义理论对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央地关系调整需要重建机制 [J].
张文魁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5, (10) :12-14
[2]   转型时期我国社会冲突治理中的政府角色研究 [J].
蓝志勇 ;
崔亚杰 .
华东经济管理, 2015, 29 (09) :7-13
[3]   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管理问题及其机制创新——来自长株潭地区的调查研究 [J].
吴晓林 ;
李咏梅 .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4, 35 (06) :50-53
[4]   社会资本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和社区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以成都市高新区肖家河街道为例 [J].
李东泉 ;
姜香 .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4, 29 (05) :43-47
[5]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 [J].
倪鹏飞 .
江海学刊, 2013, (01) :87-94
[6]   社区发展是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 [J].
蓝志勇 ;
李东泉 .
中国行政管理, 2011, (10) :71-74
[7]   论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分异与变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J].
张鸿雁 .
规划师 , 2002, (08) :5-8
[8]   建立中央与地方经济管理合理分权的新体制 [J].
魏礼群 ;
李金早 .
经济研究参考, 1994, (Z1) :3-17
[9]   中国城市社区的类型及其特质 [J].
吴缚龙 .
城市问题 , 1992, (05) :24-27
[10]  
美国地方政府[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VincentOstrom)等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