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沙坦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对核因子κB mRNA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19
作者
王夜明
曾秋棠
袁杰
张桂清
王祥贵
机构
[1] 湖北省新华医院心内科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心血管研究所
[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心血管研究所 武汉
[4] 武汉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素1; 氯沙坦; 核因子κB;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65 [实验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6 ;
摘要
目的 观察氯沙坦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对核因子κB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40只日本长耳白兔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只。A组喂以高胆固醇饲料 ;B、C组在喂高胆固醇饲料同时 ,分别以氯沙坦粉剂 10mg·kg-1·d-1和 2 5mg·kg-1·d-1溶于温水中灌胃 ,1d 1次 ;D组为正常对照组 ,喂以普通饲料。观察 12wk。实验结束时 ,分别抽静脉血测血脂。麻醉后分离血管段 ,取主动脉弓处的血管组织行组织学和电镜检查 ,剩余的血管段制成组织匀浆用放免法检测主动脉组织AngⅡ的含量。用RT PCR方法检测主动脉组织NF κB的基因表达。结果 A组动脉内膜下斑块形成明显 ,而B、C组斑块形成减少 ;A组NF κBmR NA表达增高 (P <0 0 1vsD组 ) ,B、C组NF κBmRNA表达与D组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氯沙坦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其部分机制可能与从受体水平阻断肾素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 ,抑制组织NF κBmRNA的表达 ,而降低单核细胞内膜下浸润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2]  
Anti-atherosclerotic effects of an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and an angiotensin Ⅱ antagonist in cynomolgus monkeys fed a high cholesterol diet. Miyazaki M, Sakonjo H, Takai S, et al. 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