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进高原健康成人急性轻症高原病评分情况分析

被引:2
作者
陈斌
郭志坚
黄慧群
马宝林
卓君联
陆保革
徐小云
机构
[1] 青海省交通医院
关键词
急进高原; 健康成人; 急性轻症高原病评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94.3 [高空病、高山病、血氧缺乏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通过对急进高原健康成人急性轻症高原病评分情况的调查,初步探讨了急进高原时健康人急性轻症高原病评分的变化趋势和各项症状指标在评估急性轻症高原病中的重要性。方法:对由海拔2260m急进到海拔3500m和4600m地区身体健康的成年人随机分组,在3天内、7天和15天3个时间段进行急性轻症高原病评分,观察其变化情况。分析各项症状指标的发生率。结果:急性轻症高原病评分在4600m海拔地区,3天内组和7天组与15天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别(P<0.01),急性轻症高原病评分随着留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与3500m15天组比较,只有4600m7天组有差别(P<0.05)。在同一海拔地区,随着时间的延长,无反应率先降后升;轻度反应发生率先略有升高,而后降至初进高原的水平;中度反应发生率先轻度升高,而后降低至最低。在各组16项症状中,发生率排名前四位的共有7项——头痛、头昏、心慌、气短、胸闷、腹胀和口唇发绀;在4600m的3组中,症状发生率排名第一的均为头痛;3500m组症状发生率的排名与4600m各组有较大的区别。结论:健康青壮年人在急进到高海拔或特高海拔地区后,开始习服至少需要2周以上时间。急性轻症高原病首先是较为敏感的脑组织发生病理生理改变所致,人体急进高原后,主要以心、脑、肺器官发生应激性改变为主。建议急性轻症高原病评分研究中,宜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法对急性轻症高原病评分调查者和被检者进行诊断的统计学处理。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进驻不同海拔高原不同时间官兵高原适应指数和血氧饱和度随访调查 [J].
张西洲 ;
李朝斌 ;
王伟 ;
马勇 ;
何富文 ;
甘伟孝 .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1998, (04) :44-46
[2]   确立我国高原病诊断标准的综合评论 [J].
吴天一 .
高原医学杂志, 1995, (03) :3-8
[3]  
SPSS for Windows Ver.11.5在医学统计中的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马斌荣编著, 2004
[4]  
危重病急症与多脏器功能障碍[M].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张世范, 2004
[5]   Altitude illness [J].
Barry, PW ;
Pollard, AJ .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03, 326 (7395) :91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