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过失与共同犯罪

被引:87
作者
张明楷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北京
关键词
共同犯罪; 共同过失犯罪; 共同过失犯罪正犯;
D O I
10.15939/j.jujsse.2003.02.006
中图分类号
D924.11 [犯罪];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5 ;
摘要
关于过失犯罪与共同犯罪的关系,旧中国刑法与刑法理论采取了以下定式:新派———主观主义———行为共同说———承认过失的共同犯罪;旧派———客观主义———犯罪共同说———否认过失的共同犯罪;新中国刑法及理论通说否认过失的共同犯罪,但理论上的论证存在疑问;审判实践已悄悄地承认共同过失犯罪,对共同过失犯罪适用"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在现行刑法之下,难以从解释论上肯定过失的共同犯罪;作为立法论,肯定过失的共同正犯的主张具有合理性;没有必要继续维持上述定式,在行为人共同引起了法益侵害,并且对法益侵害共同过失的情况下,各行为人理当对共同引起的法益侵害承担刑事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读“因逃逸致人死亡”司法解释[N]. 储槐植.人民法院报. 2001 (003)
[2]  
刑事审判参考[M]. 法律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第二庭[编], 2001
[3]  
犯罪通论[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马克昌主编, 1999
[4]  
刑法问题与争鸣[M]. 中国方正出版社 , 《刑法问题与争鸣》编委会[编], 1999
[5]  
共同犯罪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陈兴良著, 1992
[6]  
论共同犯罪[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李光灿等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