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阴虚病机与短期预后关系及机理探讨

被引:5
作者
李南夷
李岳夷
洪创雄
龙新生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中医药学校,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广州,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神经内分泌功能; 阴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阴虚病机与短期预后的关系及其神经内分泌机理。方法 按照中医虚证辨证标准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94例分为典型阴虚组26例、不典型阴虚组61例和非阴虚组107例.分别于清晨卧位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醛固酮、心钠素、皮质醇、心肌酶等,并统计住院天数、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3组间的差异,另选3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 阴虚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醛固酮水平、住院天数、病死率均显著高于非阴虚组(P<0.05或P<0.01);典型与非典型阴虚组之间比较,仅血浆醛固酮与心钠素水平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P<0.01);血浆皮质醇水平在阴虚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阴虚患者心肌损害重、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其机理可能与交感-肾上腺素系统功能亢进,醛固酮活性增强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00 / 40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内皮素肾素血管紧张素心钠素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J].
刘贵京 ;
张军丽 ;
张禄其 .
中国临床医学, 2001, (04) :332-333+335
[2]   地贞颗粒对更年期拟阴虚内热证大鼠儿茶酚胺递质及促性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J].
尤劲松 ;
胡随瑜 ;
向群辉 ;
李霞玲 ;
陈昌华 ;
王勇华 .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1, (01) :33-36
[3]   心脏病患者心阴虚、心气虚证植物神经功能的研究 [J].
张道亮,张晓星,屈松柏,汤慧明,严春海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5, (10) :586-588
[4]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证候的临床研究 [J].
刘元章 ;
郭松鹏 ;
姚洪义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1, (07) :405-406+388
[5]   心钠素在心肺气虚诊断中的意义 [J].
汪慰寒 ;
陈素英 ;
张早华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8, (09) :521-522+515
[6]   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 [J].
沈自尹 ;
王文健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6, (10) :598-598
[7]  
现代心脏内科学[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陈国伟,(美)郑宗锷主编, 1994
[8]  
Activation of Cardiac Aldosterone Production in Rat Myocardial Infarction: Effect of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ade and Role in Cardiac Fibrosis[J] . Jean-Sebastien Silvestre,Christophe Heymes,Abdeslam Oubenaissa,Valerie Robert,Brigitte Aupetit-Faisant,Alain Carayon,Bernard Swynghedauw,Claude Delcayre.Circulation . 199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