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近2000a来古里雅冰芯记录及19~20世纪的气候变暖
被引:6
作者:

杨梅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3]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
[4] 北京
[5] 甘肃兰州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古里雅冰芯;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自然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古里雅冰芯近2000a来的温度代用资料,用奇异谱分析方法对气候变化的趋势及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近2000a来气候一直在变暖,这是气候的自然变暖过程.同时分析结果显示,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增暖十分明显.正是因为气候的自然变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叠加,才使得20世纪成为过去2000a来最温暖的100a.
引用
收藏
页码:289 / 29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冰芯对于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贡献
[J].
王宁练
;
姚檀栋
.
冰川冻土,
2003, (03)
:275-287

王宁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姚檀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2]
1954年以来珠穆朗玛峰地区两支冰芯记录的对比分析
[J].
侯书贵
;
张东启
.
冰川冻土,
2003, (03)
:256-260

侯书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张东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3]
马兰冰芯记录的青藏高原中部现代升温变化特征
[J].
王有清
;
蒲健辰
;
张永亮
;
孙维贞
.
冰川冻土,
2003, (02)
:130-134

王有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蒲健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张永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孙维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4]
工业革命以来青藏高原与南极冰芯高分辨率甲烷记录对比研究
[J].
徐柏青
;
姚檀栋
;
ChappellazJ.
.
冰川冻土,
2002, (05)
:477-483

徐柏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姚檀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ChappellazJ.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5]
一个新的千年暖期可能已经来临
[J].
汤懋苍
;
柳艳香
;
冯松
.
高原气象,
2002, (02)
:128-13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柳艳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甘肃 兰州, 甘肃 兰州, 甘肃 兰州

冯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甘肃 兰州, 甘肃 兰州, 甘肃 兰州
[6]
青藏高原达索普冰芯2ka来温度与甲烷浓度变化记录
[J].
姚檀栋
;
徐柏青
;
段克勤
;
王宁练
;
蒲健辰
;
田立德
;
孙维贞
;
康世昌
;
秦翔
;
L.G.Thompson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4)
:346-35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柏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段克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王宁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蒲健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田立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孙维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L.G.Thompson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7]
我国近百年气温变化的奇异谱分析
[J].
余锦华
;
丁裕国
;
江志红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0, (04)
:586-593

余锦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南京,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南京,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南京

丁裕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南京,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南京,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南京

江志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南京,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南京,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南京
[8]
气候序列的层次结构
[J].
刘式达
;
荣平平
;
陈炯
.
气象学报,
2000, (01)
:110-114

刘式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9]
1998年: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最暖的一年
[J].
龚道溢
;
王绍武
.
气象,
1999, (08)
:3-5

龚道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王绍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10]
近百年东亚季风长期变化中主周期振荡的奇异谱分析
[J].
徐建军
;
朱乾根
;
施能
.
气象学报,
1997, (05)
:109-116

徐建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

朱乾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

施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