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农杆菌介导转化系统的优化研究

被引:17
作者
周思军
李希臣
刘昭军
刘丽艳
杨庆凯
机构
[1] 黑龙江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2] 东北农业大学大豆所
关键词
大豆; 农杆菌介导; 转化; 系统优化;
D O I
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01.04.003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大豆子叶节再生系统及其农杆菌介导转化的适宜筛选剂浓度进行了优化 ;同时以发芽 5天的大豆无菌苗的下胚轴切段为外植体 ,以抗性愈伤为指标 ,对影响农杆菌介导的大豆转化频率的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大豆品种对选择剂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 4种选择剂比较 ,PPT抑制效果最好 ,品种之间比较稳定 ;潮霉素次之 ;卡那霉素的有效浓度最高。 4种选择剂的适宜浓度分别为 :卡那霉素 10 0~ 2 0 0 mg· L-1;G4 185 0~ 75 mg· L-1;潮霉素 2 0~ 30 mg·L-1;PPT5 mg· L-1。农杆菌感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均对大豆的转化有明显的影响。感染时间以 8分钟左右为宜 ;共培养时间以 2~ 4天为宜。在农杆菌感染和共培养阶段的乙酰丁香酮浓度和 p H值对大豆转化频率有明显影响。p H值以 5 .4 0~ 5 .6 0为宜 ;乙酰丁香酮的适宜浓度为 10 0 μmol· L-1左右。在感染农杆菌之前 ,让外植体在高渗培养基上预培养一段时间能提高大豆下胚轴切段的转化频率。最适预培养天数为 1d。
引用
收藏
页码:325 / 3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大豆遗传转化的主要障碍及研究进展
    周思军
    [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1, (03) : 24 - 27
  • [2] 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导入大豆的研究
    苏彦辉
    王慧丽
    俞梅敏
    吕德扬
    郭三堆
    [J]. 植物学报, 1999, (10) : 23 - 28
  • [3] The use of glufosinate as a selective agent in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soybean
    Zhang, ZY
    Xing, AQ
    Staswick, P
    Clemente, TE
    [J].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1999, 56 (01) : 37 - 46
  • [4] Factors affecting soybean cotyledonary node transformation[J] . C. A. Meurer,R. D. Dinkins,G. B. Collins.Plant Cell Reports . 1998 (3-4)
  • [5] Sonication-assisted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soybean[Glycine max (L.) Merrill] embryogenic suspension culture tissue[J] . H. N. Trick,J. J. Finer.Plant Cell Reports . 1998 (6-7)
  • [6] Production of transgenic soybean lines expressing the bean pod mottle virus coat protein precursor gene
    Di, R
    Purcell, V
    Collins, GB
    Ghabrial, SA
    [J]. PLANT CELL REPORTS, 1996, 15 (10) : 746 - 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