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落叶松天然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

被引:14
作者
张含国,高士新,张敏莉,周显昌,潘本立,原秀玲
机构
[1]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同工酶,遗传结构;
D O I
10.13759/j.cnki.dlxb.1995.06.004
中图分类号
S791.22 [落叶松];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利用同工酶分析技术对长白落叶松(LarixolgensisHenry)天然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用3种酶系统(GOT、MDH、EST)、7个位点对11个天然群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具有较高的变异水平.所有位点的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3.9%、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平均数为1.62、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206、且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状态;群体的分化程度较低.90.4%的变异来自于群体内.9.6%的变异存在于群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724:而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中.73.8%的变异来自于群体内.26.2%的变异来自群体间。长白落叶松群体在酶位点和表型性状上的变异趋势基本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红松群体内和群体间同工酶变异的研究 [J].
杨一平 ;
王述礼 ;
尹瑞雪 .
林业科学, 1989, (03) :201-208
[2]   用同工酶定量分析林木群体变异和分化的方法 [J].
葛颂 .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89, (01) :84-90
[3]   同工酶与林木群体遗传变异研究 [J].
葛颂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 (01) :68-77
[4]   凝胶上酶的分离和显现 [J].
M.J.Siciliano ;
C.R.Shaw ;
沈全光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0, (04) :59-70
[5]  
同工酶技术及其应用[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胡能书, 1985
[6]  
植物育种的数量遗传学基础[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马育华 编著,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