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冶沙田下三叠统菊石、双壳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

被引:5
作者
朱利东
丁梅华
刘华夏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系
关键词
下三叠统; 菊石; 双壳; 动物群; 沙田; 大冶县; 湖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所研究的湖北大冶沙田下三叠统菊石、双壳动物群,包括菊石10属11种,双壳类4属9种。文中建立了5个菊石带:Lytophiceras带、Gyronites带、Flemingites带、Pseudosagece-ras—Xenodiscoides带和Anasibirites带;2个双壳动物带:Claraia griesbachi带和Cl.concentrica带,并依据动物群面貌,将原大冶群的时代详细划分为大冶组和观音山组。大冶组的时代相当于格里斯巴赫期至亭纳尔期,观音山组的时代相当于斯密斯期至斯派斯期。
引用
收藏
页码:337 / 344+367 +36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安徽海相三叠系.[M].汪贵翔编著;.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2]  
中国的头足类化石.[M].赵金科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65,
[3]  
全国地层会议学术报告汇编.[M].全国地层委员会编;.科学出版社.1962,
[4]   鄂西利川早三叠世头足类 [J].
徐光洪 .
古生物学报, 1988, (04) :437-456+537
[5]   安徽巢县马家山早三叠世牙形石及其地层意义 [J].
丁梅华 .
地球科学, 1983, (02) :37-48+177
[6]   克氏蛤和正海扇的分布及其地质意义 [J].
殷鸿福 .
地质学报, 1981, (03) :161-169+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