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同类型盆地高效大中型气田形成的主控因素

被引:13
作者
付广
吕延防
于丹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大中型气田; 聚集效率; 主控因素; 生气强度; CSI; 成藏期; 输导速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天然气地质储量、含气面积和成藏时期,定义和求取了气藏天然气聚集效率.通过我国60余个大中型气田天然气聚集效率的计算,将其分为高效、中效和低效3种类型.通过天然气聚集效率与各种成藏条件叠合研究得到,我国不同类型盆地高效大中型气田形成主要受源岩供气能力、输导层输导能力和天然气封盖保存能力的控制.要形成高效大中型气田,源岩生气强度前陆盆地一般应大于80×108m3/km2.Ma,克拉通盆地一般应大于26×108m3/km2.Ma,裂谷盆地应大于60×108m3/km2.Ma.输导层输导天然气能力前陆盆地和裂谷盆地应大于5×10-14m/Pa.s,克拉通盆地一般应大于6×10-12m/Pa.s.盖层封盖能力CSI前陆盆地一般应大于1×1010m/s,克拉通盆地一般应大于5×109m/s,裂谷盆地一般应大于3×1010m/s.天然气成藏期前陆盆地一般应晚于古近纪中期,而克拉通和裂谷盆地均应晚于古近纪早期.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天然气成藏过程有效性的主控因素与评价方法
    柳广弟
    李剑
    李景明
    朱筱敏
    王震亮
    王雅星
    谢增业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1) : 1 - 6
  • [2] 自生伊利石40Ar/39Ar法定年技术及气藏成藏期的确定
    王龙樟
    戴橦谟
    彭平安
    [J]. 地球科学, 2005, (01) : 78 - 82
  • [3] 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动态成藏过程
    万晓龙
    邱楠生
    张善文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4) : 448 - 451
  • [4] 惠民凹陷西部油气成藏期分析
    杨万芹
    蒋有录
    [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1) : 20 - 22+82
  • [5] 油气包裹体在成藏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赵靖舟
    [J]. 地质地球化学, 2002, (02) : 83 - 89
  • [6] 油气藏形成时期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门相勇
    李耀华
    [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0, (04) : 10 - 17
  • [7] 油藏成藏年代学分析
    辛仁臣
    田春志
    窦同君
    [J]. 地学前缘, 2000, (03) : 48 - 54
  • [8] 砂岩储层中自生伊利石定年分析油气藏形成期
    王飞宇
    郝石生
    雷加锦
    [J]. 石油学报, 1998, (02) : 51 - 54+6
  • [9] 天然气资源评价的运聚动平衡模型
    郝石生
    柳广弟
    黄志龙
    高耀斌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3, (03) : 16 - 21
  • [10] 轻烃扩散系数的研究及天然气运聚动平衡原理
    郝石生
    黄志龙
    高耀斌
    [J]. 石油学报, 1991, (03) : 17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