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我国不同类型盆地高效大中型气田形成的主控因素
被引:13
作者:
付广
吕延防
于丹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大中型气田;
聚集效率;
主控因素;
生气强度;
CSI;
成藏期;
输导速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天然气地质储量、含气面积和成藏时期,定义和求取了气藏天然气聚集效率.通过我国60余个大中型气田天然气聚集效率的计算,将其分为高效、中效和低效3种类型.通过天然气聚集效率与各种成藏条件叠合研究得到,我国不同类型盆地高效大中型气田形成主要受源岩供气能力、输导层输导能力和天然气封盖保存能力的控制.要形成高效大中型气田,源岩生气强度前陆盆地一般应大于80×108m3/km2.Ma,克拉通盆地一般应大于26×108m3/km2.Ma,裂谷盆地应大于60×108m3/km2.Ma.输导层输导天然气能力前陆盆地和裂谷盆地应大于5×10-14m/Pa.s,克拉通盆地一般应大于6×10-12m/Pa.s.盖层封盖能力CSI前陆盆地一般应大于1×1010m/s,克拉通盆地一般应大于5×109m/s,裂谷盆地一般应大于3×1010m/s.天然气成藏期前陆盆地一般应晚于古近纪中期,而克拉通和裂谷盆地均应晚于古近纪早期.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8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