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波兰转轨绩效的动态比较

被引:2
作者
张弛
机构
[1] 辽宁大学国际经济学院
关键词
俄罗斯; 波兰; 转轨绩效; 制度安排; 制度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51.2 [];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俄罗斯与波兰是两个颇具典型意义的转轨国家,二者先后以“休克疗法”启动转轨,却形成了不同的转轨绩效变动曲线。可见,单纯用转轨模式说明不了转轨绩效差异的成因。从转轨的内涵出发,我们认为转轨的特性表现为整体性、自觉性、剧烈性和长期性,是制度演进与制度建构的统一。在这种特殊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变迁的进展不单单表现在制度安排的变化上,它还体现为制度环境的建设,受制于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的耦合程度,即新的制度结构的组合行为能力。因此,在转轨绩效的动态变化背后,实际上有三个主要变量,即社会经济状况、制度安排、制度环境。它们自身的演进规律与不同的改革措施相结合,决定了各个时期三者的单独状态特别是彼此的关系,进而决定着转轨绩效。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6+96 +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俄罗斯的过渡年代.[M].(俄罗斯)O.T.博戈莫洛夫著;张弛译;.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
[2]  
经济转轨的国际比较.[M].冯舜华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   从“休克”失败到“后华盛顿共识” [J].
G.W.科勒德克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9, (02) :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