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文学”:后期延安文学观念的核心

被引:24
作者
袁盛勇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党的文学; 毛泽东; 文艺; 现代性; 延安文学;
D O I
10.16287/j.cnki.cn11-2589/i.2005.03.001
中图分类号
I206.6 [现代文学(1919~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50106 ;
摘要
民族主义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主流文学的发展中是一种富有统摄力的意识形态,其向阶级一民族主义的转换是把延安文学观念推向“党的文学”观的一个重要关节点。“党的文学”是文艺整风后延安文学观念或后期延安文学观念的核心部分,也是其至为关键的存在样态。至此,延安文学观念的现代性也就由“民族形式”论争时期的民族-现代性转换为阶级-民族-现代性,进而言之为党的-民族-现代性,这是“党的文学”观的内在呈现,是文艺整风后延安文学观念的独特现代性表征。在毛泽东的理论建构中,“党的文学”观的提出有其内在的逻辑必然性。因而此前学界根据《讲话》把后期延安文学定性为“工农兵文学”是不准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5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3]  
列宁论文学与艺术.[M].列宁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4]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M].毛泽东著;.人民出版社.1976,
[5]  
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M].毛泽东撰;.人民出版社.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