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秸秆还田秋施肥对褐土微生物碳、氮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67
作者
贾伟 [1 ]
周怀平 [1 ]
解文艳 [2 ]
关春林 [1 ]
郜春花 [1 ]
石彦琴 [3 ]
机构
[1] 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2]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山西省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秸秆还田秋施肥; 褐土; 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对山西寿阳长期定位试验田0~20和20~40 cm的褐土土壤测定和分析,探讨了长期秸秆还田秋施肥下褐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变化以及相关性。结果表明,褐土微生物碳、氮量和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从0~20 cm土层到20~40 cm土层均呈减少趋势。长期秸秆还田秋施肥和长期秸秆还田春施肥都使微生物碳、氮量增加;长期秸秆还田秋施肥提高了褐土土壤脲酶活性;长期秸秆还田秋施肥和长期秸秆还田春施肥都可以明显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微生物碳、氮量和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表明它们可作为综合指标来反映褐土土壤微生物生态环境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施肥对日光温室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J].
杜社妮 ;
梁银丽 ;
徐福利 ;
张成娥 ;
陈志杰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4) :68-71
[2]   不同施肥处理对黄泥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影响 [J].
路磊 ;
李忠佩 ;
车玉萍 .
土壤, 2006, (03) :309-314
[3]   红壤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J].
王晓龙 ;
胡锋 ;
李辉信 ;
秦江涛 ;
张斌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1) :143-147
[4]   旱地玉米秸秆还田秋施肥生态效应研究 [J].
周怀平 ;
杨治平 ;
关春林 ;
李红梅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01) :131-133
[5]   长期不同施肥对石灰性土壤微生物磷及磷酸酶的影响 [J].
谢林花 ;
吕家珑 ;
张一平 .
生态学杂志, 2004, (04) :65-68
[6]   秸秆还田和秋施肥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水肥效应的影响 [J].
周怀平 ;
杨治平 ;
李红梅 ;
关春林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7) :1231-1235
[7]   旱地黑垆土剖面酶活性分布特征与生育期变化 [J].
樊军 ;
郝明德 .
土壤通报, 2003, (05) :444-447
[8]   熏蒸法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碳的改进 [J].
林启美 ;
吴玉光 ;
刘焕龙 .
生态学杂志, 1999, (02) :64-67
[9]   土壤质量与持续环境──Ⅲ.土壤质量评价的生物学指标 [J].
孙波 ;
赵其国 ;
张桃林 ;
俞慎 .
土壤, 1997, (05) :225-234
[10]   秸秆覆盖免耕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养分转化的研究 [J].
高云超,朱文珊,陈文新 .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06) :41-49